党建工作

党建动态

当前位置: 当前位置: 首页 -> 党建工作 -> 党建动态 -> 正文

【清风启程,廉洁致远】|廉政清风拂心间,榜样力量照前行

日期:2025-04-16阅读次数:

廉政,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,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,更是每一位公职人员必须坚守的底线。它宛如一泓清泉,滋润着社会的公平正义;又似一座灯塔,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指引着正确的方向。在历史的长河中,廉政始终是备受推崇的高尚品德,而在当今时代,众多廉政人物以他们的实际行动,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,书写着廉洁奉公的壮丽篇章。

黄大发:当代愚公—奉献余生,只为一渠

黄大发艰苦朴素、严于律己、廉洁奉公,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,姓公姓私,他分得一清二楚。修渠那几年,车子拉来的水泥堆积如山,但他每次都把车厢撒落的水泥仔细清扫入库。妻子扫了一碗水泥,想着补一补家里破损的灶台,他坚决制止,“公家的水泥一碗也不能拿”。

 虽然日夜在水渠上操劳,但他始终坚持干完活后回家吃饭,仅有的几次特殊原因需要在工地食堂吃饭,他也坚持掏钱补上。修渠期间,经手的资金有20来万,但他到县里办事,仍坚持住3块钱一顿饭吃一块泡粑。

  “廉者常乐无求,贪者常忧不足”一碗水泥价值不到一元钱,但彰显了黄大发老支书坚持原则、一尘不染的廉洁本色。


杨善洲:“草鞋书记”筑起绿色丰碑

杨善洲,1927年1月出生,云南施甸人,原保山地委书记。改革开放之初,他积极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使原来缺粮的保山成为了“滇西粮仓”,被称为“粮书记”。退休后,他践行“只要生命不结束,服务人民不停止”的诺言,卷起铺盖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22年,把5.6万亩荒山变成绿洲,并将价值3亿元的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国家荣获“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”称号

在杨善洲担任云南宝山地委书记后,按照当时的政策,组织部门上交了他家人“农转非”的报告,当杨善洲知道后,坚决要求撤销,他的妻子和大女儿一辈子都在农村。担任干部30多年,却没有在农村为自己的家人盖一所像样的房子。在林场种树几十年,杨善洲把最好的一间砖瓦房都让给了新来的技术员,自己却在四面透风漏雨的油毛毡棚里,一住就是9年。杨善洲虽然是大亮山林场的创办人,却坚持每月只领100元的伙食费,林场曾多次要给杨善洲每月500元的补助,可他都婉言拒绝了。在人民群众的心里,他是标杆,是一身正气、两袖清风的典范。

在当今社会,廉政建设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,但黄大发和杨善洲的事迹如同一束光,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。他们是时代的楷模,是我们学习的榜样。让我们以他们为标杆,传承和弘扬廉洁精神,让廉洁之风吹遍每一个角落,让清廉成为时代的底色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汇聚起磅礴的力量,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在廉洁的道路上砥砺前行,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清廉篇章!